11月15日凌晨,北京中关村街道接到海淀疾控中心通报,科源社区居民一件。中关村街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开展相关人员和环境核酸检测。目前,涉及密接人员和环境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记者注意到,本次检出阳性的的样本为快递包裹的内包装,且距离收到包裹已过去15天。
据北京日报消息,10月31日18:51分,科源社区11号楼2单元一居民收到快递,内包装为无纺布袋,拆封后即将外包装丢弃。
11月13日晚,该居民接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警方电话,称当地陆续检测出快递包裹新冠病毒阳性。
11月14日上午,该居民报告给科源社区居委会,社区逐级上报到海淀区疾控中心。
11月14日下午,海淀区疾控中心去其家中采集3件咽拭子和10件外环境样本,无纺布袋检测结果为新冠病毒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11月15日凌晨4点,中关村街道接到海淀疾控中心通知,凌晨4点半,街道和社区启动应急响应,对11号楼采取封闭措施,对涉及的4人采取集中隔离措施。
11月15日凌晨5点起,科源社区居委会通过电话通知居民做好核酸检测准备,8点半开始对11号楼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及外环境核酸检测。采样完毕后对整个社区开展大面积消杀。此轮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当天下午,11号楼四个单元全部解封。
新冠病毒的存活时间到底有多长?为什么一个快递包裹收到两周后,依然还能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对此,海淀区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解释,新冠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到底有多长,目前科学界没有统一定论。对快递包裹进行的检测,是对病毒基因片段的检测,通常只检测两个片段就能确定是否是病毒。至于病毒有没有活性,仅凭两个片段无法得出结论。所以,检测出包裹内包装的无纺布袋新冠病毒基因片段阳性,只能证明这个包裹曾经被新冠病毒污染过,至于包裹上的病毒是否有活性、是否有传染性,无法凭基因片段检测得出结论。需要到国家顶级的实验室进行培养才能知道。
两周后检测出包裹新冠病毒基因片段阳性,也无法判断两周前该居民接收包裹时,新冠病毒是否有活性和传染性。为确保万无一失,疾控部门才决定采取紧急封控措施,对涉及人员和环境进行核酸检测,以此确保防疫不留死角,保障居民安全。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多地快递物品已检测出新冠病毒,物传人的风险剧增。为严防疫情叠加,切实保护我市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提醒广大群众要及时关注国内疫情发展及中高风险地区分布情况,减少非生活必须品网购,避免购买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国外代购商品,减少物流快递环节的感染风险。在取寄包裹时应当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拿到快递包裹后第一时间进行全面消毒,拆完快递后,要及时用流动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确保个人安全。请各县(市)区、开发区按通告要求,落实属地管控责任,加强对各营业场所的监督检查。
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当前邮政快递行业疫情防控管理薄弱、多地快递物品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实际,制定了《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简易十条》。全市邮政快递企业及营业网点要高度重视、清醒认识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认真学习国家邮政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七版)》和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简易十条》,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从严从紧、从快从实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相关部门将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流于形式的相关企业,一经发现,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一、分拣中心要更新消杀设备,对到港货物全部全面消杀,市邮政管理局对消杀过程实时监控。营业网点要对投放和揽收的快递物品进行全面消杀并做好记录。
四、对进入营业网点人员一律扫码测温,营业场地及企业办公场所要日消毒一次。
六、揽投人员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和手套,并与用户交谈接触尽量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实行无接触交接。
八、一线作业人员在处理国际邮件快件过程中,业务人员应当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做好上下岗前体温检测。
九、对邮件快件运输车辆的封闭式箱体、闸把、扶手等频繁接触部位进行重点清洁消毒。
十、遇有确诊人员交寄邮件快件等涉疫突发事件,要按照“一停二消三查四保”即停止转运,开展消杀,追查快件流转过程,保证基地渠道畅通的原则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疫情通过寄递渠道传播扩散。
违反上述规定,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罚,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停业整顿,第三次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